最近几个月全球军事热点一个接一个爆发,让英国皇家海军从今年4月份就“轰轰烈烈”地开始的、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打击群的亚太部署行动变得无人关注。不过“大英帝国”哪儿能耐得住寂寞呢?就在这次亚太部署行动接近尾声的时候,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打击群抵达了韩国访问,并且在9月9日与韩国海军的三艘军舰一起进行了联合航行,用英国媒体的话说就是:“向中国展示实力”。然而一看照片,中国军迷们都禁不住笑喷了:就这?! 从英国国防部发布的照片上可以看到,英韩联合巡航的军舰一共只有6艘,来自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打击群的只有三艘网上炒股,包括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、1艘45级驱逐舰“不屈”号和1艘老掉牙的23级护卫舰“雷蒙德”号,韩国派出的三艘军舰是:驱逐舰“姜邯赞”号(DDH979)、布雷支援舰“南浦”号(MLS570)和 快速作战支援舰“邵阳”号(AOE51)。韩国这三艘军舰并不是韩国海军战斗力最强的军舰,因此可以看出,韩国对这次联合航行并不重视,或者有意不派最强的军舰,以免引起“东方大国”不满。但是英国媒体毫不在乎,仍在大肆宣扬英国皇家海军的“神威”,这个破落户什么时候能够知耻?
实际上,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打击群的这次部署行动在去年底就公布了,代号为“高桅杆”行动,一方面要展示“全球不列颠”的“武运长久”,另一方面要向某东方大国“示威”,兑现英国对“开放和自由的印太地区的安全承诺”。但是从一开始,这支舰队就展示出了英国这个“破落户”的本色:就在舰队出发前一周,几个英国军迷在普利茅斯港拍摄到一些照片并发布在社交媒体上,只见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锈迹斑斑的锚链上,换上了从“伊丽莎白女王”号航母上拆下来的船锚。 当时就有中国网友调侃道:这不就是“谁出门谁穿裤子”吗?堂堂英国皇家海军,连个备用船锚都没有,已经破落到和乞丐差不多了。更加窘迫的是,英国已经无法给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凑齐足够的护航舰队了:当时英国皇家海军全部6艘45级驱逐舰中有4艘在大修,剩下两艘也有毛病,派1艘“不屈”号护航已经是“打肿脸充胖子”了。那艘23级护卫舰“雷蒙德”号根本不具备中远程防空能力,而45级驱逐舰上仅有48个导弹垂直发射管,能够发射“紫苑”15/30中远程防空导弹,区域防空能力十分有限,仅靠1艘45级护航,这在战时纯粹是“找死”。因此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打击群这一路走下来,要靠众多“盟国”派出军舰参与护航,实际上就是充门面。 在出发时,挪威海军派出了一艘“南森”级护卫舰“阿蒙森”号以及一艘补给舰跟随,西班牙也在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抵达地中海时派出一艘护卫舰伴随。但英国媒体仍在大言不惭地宣称:“威尔士亲王”号带来了北约的海上力量。
更惨的是,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的舰载机联队在这次部署行动中已经丢人现眼两次。航母上携带了18架F-35B战斗机,外加几架直升机和无人机。这些F-35B来自英国皇家空军的第617中队和海军航空兵的第809中队,英国目前一共只有34架F-35战斗机,这次几乎能出动的都出动了。结果在6月14日,航母上的一架F-35B就因为恶劣天气迫降在了印度特里凡得琅国际机场网上炒股,一呆就是五周时间,沦为国际笑柄,接着在8月10日,又有一架F-35B因设备故障突降日本鹿儿岛机场。18架舰载机这就折损了11%,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这是打着滚丢人现眼。
按照规划,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打击群在今年7月初穿过马六甲海峡抵达新加坡访问,接着没进南海,而是穿过印尼岛链抵达澳大利亚,参加从7月14日开始的“护身军刀2025”多国联合军事演习;接着又在8月初北上日本,在西太平洋和菲律宾海与美日海军共同“耀武扬威”了一把,接下来才前往韩国,出现了本文开头那一幕。 在这之后,“威尔士亲王”号就要踏上回程之路,预计在今年12月抵达英国。不过,我们现在需要防止“威尔士亲王”号在台海和南海“搞事情”。在今年初英国皇家海军介绍“高桅杆”行动时,曾经描述了一条“候选线路”,让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从北向南通过台湾海峡进入中国南海。要知道,美军从2011年之后就再也没派过航母通过台湾海峡,而昨天中国海军的福建号航母刚刚通过台湾海峡南下。因此英国军舰是否通过台湾海峡,将是一件十分敏感的事情,我们预料英国没这个胆量。但是在南海,我们预计英国舰队将有可能与菲律宾海军搞些“自由航行”之类的活动,按照惯例,它们会在十段线之外或者“擦边”航行,就像法国“戴高乐”号航母不久前做的那样,最后英国舰队将独自穿越南海进入马六甲海峡回城。 事情是否真像我们预料的那样进行,就看未来几天了。唯一确定的是,解放军将全程紧盯着英国这个“破落户”舰队,它有任何越界的行为,都将被我军驱逐出去。
网盛鹏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